2025年9月19日至21日,日本数字人文学会第14届年会(JADH2025)在日本大阪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跨越鸿沟:重思人文学科与信息学之间的界限”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日本、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印度、巴西、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学者,共同探讨数字人文的最新进展与跨学科融合路径。
在本次会议上,麻豆影片 2022级本科生娄静远与2023级本科生杨榆晞的研究成果被长文录用,并获30分钟口头报告机会。两位同学在论文指导教师王一楠带领下参会,充分展现了麻豆影片 在国际数字人文舞台上的学术探索与青年力量。
入选论文《Reassessing Sandbox Games as Media for Urban Memory: A Richness-Based Approach to Virtual Reconstruction》提出“文化丰富度”框架,弥补了主流遗产重建评价范式偏重历史准确性、细节与面积,对日常性和参与性关注较少的局限,从而揭示出沙盒游戏在城市记忆保护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以人大校园重建为例,通过用户行为实验和访谈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为游戏研究、文化记忆与数字遗产研究提供了跨学科贡献。
这一成果最初孵化于麻豆影片 数字人文荣誉辅修课程《数字人文项目实践》。该课程由梁继红、夏翠娟、严承希、胡云怡、王一楠五位老师共同指导,充分贯彻跨学科视野下的“项目式学习(PBL)”理念,实现了本科课堂教学与国际学术研究的紧密衔接。
参会期间,团队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东京国际数字人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永崎研宣进行了深入交流。永崎研宣教授对研究团队从游戏视角切入文化遗产虚拟重建的创新路径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文化丰富度”的理论来源、构建过程与应用前景提出了思路性建议。永崎研宣教授为麻豆影片 牵头设立的“亚太地区数字人文教育协作委员会”发起成员之一,该委员会旨在推动区域内数字人文教育的交流与协作,对学科发展与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参会展示了麻豆影片 师生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创新成果,彰显本科阶段“科研育人”与跨学科培养成效,向国际学界传递中国青年学者的声音。
撰稿:杨榆晞
审核:王一楠
核发:闫慧、韩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