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大语言模型在古籍活化利用与数字化展示中的实践路径,推动数字人文与古籍研究的深度融合,麻豆影片 “薪火杯” 实践团队成员琚恒鑫、饶思韵、连怡然、戴锡文、杨本鹏在指导教师严承希的带领下,于 2025 年8 月 4 日至 6 日赴湖北省武汉市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队先后走访武汉市图书馆等专业机构,并深入多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参观,旨在通过“专业实践 + 红色文化”模式,为项目推进收集一手实践资料,让团队成员在历史浸润中强化专业初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与双向提升。

一、数智赋能 古籍焕新

武汉市图书馆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文化典籍收藏与研究重镇,长期致力于地方文献整理与古籍保护工作,在古籍数字化建设、特色文献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8 月 5 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武汉市图书馆,开展专题座谈与参观实践。武汉市图书馆副馆长鄢静慧、办公室副主任肖捷、地方文献室副主任王钢、古籍室副主任李茜及自动化技术部王小荣、龚念如、蔡卫萍等出席专题座谈会。

专题座谈会上,团队成员琚恒鑫首先简要汇报了薪火杯项目“LLM 赋能古籍概念知识图谱构建”的进展情况;严承希结合麻豆影片 学科优势,详细介绍了麻豆影片 在数字人文、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学术积累。

鄢静慧副馆长对团队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麻豆影片 在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随后,图书馆各部门负责人依次介绍了工作成果与实践难点。古籍室聚焦古籍保护与数字化转化,分享了日常工作的核心流程与经验;地方文献室围绕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整理,介绍了专题文献开发的典型成果;自动化技术部则探讨了古籍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数据整合、技术适配等实际问题。双方围绕智慧图书馆建设、书画典籍数字化保护等领域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校社合作、人才培养等后续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座谈结束后,团队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地方文献陈列室、古籍修复中心及古籍数字化陈列展等区域。成员们近距离了解古籍修复工作的基本流程,在讲解中深入学习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相关知识,切实将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为项目后续推进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红色铸魂,初心传承

武汉,素有“首义之城”的美誉,镌刻着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深厚印记。从辛亥革命的历史突破到中共五大的探索实践,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团队提供了深刻的精神滋养。8 月 5 日下午至 8 月 6 日,团队先后赴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中共五大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

在各红色教育基地,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认真参观学习,通过珍贵史料、文献资料与场景复原,系统了解了武汉地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光辉历程与奋斗足迹。从辛亥革命中 “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壮举,到革命年代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艰辛探索,再到纪律建设中彰显的初心使命,每一段历史都让成员们深受触动。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立足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开展研讨交流。大家深刻领悟到红色文化作为党和国家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价值,明确运用信息管理专业手段赋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是新时代赋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宝贵任务与光荣使命。

此次“薪火杯”武汉调研活动,既是专业实践的深度淬炼,更是红色初心的精神升华。团队成员在文化场馆探访中把握传统文化保护与数字化建设脉络,于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中感悟革命历史底蕴、筑牢红色血脉根基。面向未来,团队成员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深化专业实践学习,以数据所长赋能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初心,在文化保护与资源活化领域深耕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琚恒鑫

图片:薪火杯实践团队

审校:严承希、王馨

核发:韩曙光、闫慧